自從做「人類圖」的個人解圖後,坊主發現自己有個能力很弱,需要特訓一下。
什麼能力呢?
這個能力就是增加談話深度的能力。
這裡所界定的「談話」,不像是一般的閒聊,內容天馬行空,想要開始就開始,無話可說就結束。這裡所謂的「談話」,像是拋接球,既要專心聽別人所說的內容,也要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想法,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談,打開隔閡,讓彼此更加理解對方。
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需要提升對話的能力呢?
因為,在解圖的過程中,我經常犯以下幾項錯誤。
一種情形是,聽完對方的故事後,經常未經核對,就自作主張地認為他的感受一定是自己想的這樣。但事實卻並非如此,因此當我說出:「面對這樣的結果,你應該覺得……。」然後,就看到對方的頭上有烏鴉飛過,這時我才發現,原來對方並不這樣認為。

另一種情況是,聽對方說話時,腦中開始出現各種想法,像是:這句話要如何回答;他怎麼會這樣做呢?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;這問題有什麼難?為什麼這個人會無法處理呢?注意力完全在自己念頭中,根本沒放在對方身上。
最後還有一種很容易出現的狀況。不管對方說什麼話題,最後一定會繞回到自己身上,像是要告訴別人,自己有多麽厲害與了不起。
唉~這些令人無言的對話狀況,已經是多到不勝枚舉,以至於每次做完解圖後,都要自我檢討好久。
為了提升這部分的能力,就決定去找這本書來看,書名是《同理心對話:增加談話深度的關鍵技巧》,作者是瑟列斯特.赫莉 (Celeste Headlee),譯者是連育德。
作者是一位公共廣播電台主持人,曾經擔任過記者、主持人與特派員。因為職業需要的關係,她經常要採訪過各種不同的人,了解他們對相關事件的看法。因此,在多年的訪談經驗累積中,讓她歸納出一些實用的技巧,讓對話增加雙方對彼此的理解,減少彼此的偏見,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
為什麼我會發現到自己在對話中,犯了那麼多的錯誤呢?
就是因為看了這本書。
書中舉了一個例子,這個例子正是自己犯過的錯誤。當我們聽到朋友說他們失戀時,會如何回應他呢?

書中寫到:「對正在難過的人,我們有幾個習慣性的固定說法。『天涯何處無芳草』雖然說得沒錯,但恐怕無法安慰剛被甩的人。」
看到這一段的時候,我嚇到全身冷汗直流,因為我不可只會說:「天涯何處無芳草」,還會順便掉書袋說:「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!」
這是一段多討人厭的回答啊!這究竟是安慰失戀的人?還是炫耀自己很有學問呢?完全搞不清楚,對吧?
若是沒有看書,真的不覺得這樣的回答,到底錯在哪裡。
然而,為什麼我們要提升談話深度的能力呢?
作者提到:「對話的力量實在不能低估。它能弭平差距,也能撫平傷口,重要性不可言喻。好的對話,會帶來強大的正面力量;不好的對話,破壞利益不容小覷。」
就像我自己,從閱讀的過程中,驚覺到以前很多時候的對話,都沒有做到與人有拋接的過程,通常都只有自己在丟;又或者當自己想了解別人的狀況,卻不知該如何提問;甚至是當別人問我問題時,我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回答,這些對話最後都以卡住作為收場。

在此之前,都以為這是因為有些人和自己沒話說,但是現在想想,其實就是沒有與人對話的能力,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。
雖然,科技越來越進步,通訊軟體也越來越方便,但是我們仍然有與他人對話的機會與需求。但是作者發現,對話卻成為一件令她困擾的事。她提到:「2014年,『TEDx奧古斯塔』(TEDx Augusta)的主辦單位邀請我去演講,請我思考有什麼事很困擾我,再把可能的解決方法寫下來。連想都不必想,最困擾我的就是那些千金難買的對話片刻。我愈想就愈覺得,我們的社會因為溝通不良正在付出代價。我們的對話能力降低,感覺大家現在都不直接溝通了。我們還是會說話、會聊天,很多時候以簡訊或電子郵件代勞,卻不深談。我們極力避免棘手的話題,不肯多花時間了解生活與工作周遭的人。」
作者點出了我的問題,正因為太自以為是,完全不了解別人的狀態,只想傳達自己的意圖,甚至是單方面要別人認同自己的想法,即使口中說著自以為同理別人的話,但實際上仍是以自我為中心。更慘的是,每當發現別人的反應讓自己不舒適時,又沒有勇氣核對,只會龜縮在自己的小世界中,上演一齣又一齣的小劇場。
看完這本書之後,讓我對於「對話」有不同的認識。我不敢說能改掉多年來的毛病,但是現在會在每次的對話前後,依照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具體建議,為對話進行預演與檢討,並給予自己下次對話的建議。
不管現在的通訊工具如何便利,但是從真實的世界所得到的互動與支持,帶給我們滿足與充實,卻是無法言喻的幸福。因此,如果我們有能力與人好好對話,會幫助我們更順暢地在真實世界中悠遊。因此,邀請大家一起閱讀這本《同理心對話》,讓我們可以跟世界建立更好的連結。
*******
人類圖 × 精油御守:打造招財能量工具
報名連結https://forms.gle/9VSixwzGadZLQpb8
「人類圖」個人解碼預約https://forms.gle/tY4DsKijSqeoAxNm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