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日
【一起保持年輕、強健】
中醫有句話說:「脾為後天之本,腎為先天之本。」藉由這句話,提醒我們,對脾、腎這兩條經絡要認真地看待。
想延年益壽,保養十二條經絡,都是同等重要,但有時候,我們可能因為身體的某個狀態,而只重視某條經絡的調養,反而忽略其他經絡的保健。
但是,每條經絡有各自的作用,彼此之間又環環相通,互有聯繫,因此透過這句話,也正是在提醒著人們,我們在平常的養生與養身時,對於每一條經絡,都要賦予同樣的關注。
老師在上經絡學的第一節課時曾說道,古代中醫在敘述每個臟腑時,是把它們比擬為官吏,不同的臟腑,是不同的官吏,有不同的職責。中醫還說五臟都是「藏神」,於是有「神生於五臟」的說法。
以我的理解,古人認為把自己當作「神」,用心地照顧著自己的身心,如同尊敬神明一般。而不是說,自己是「神」,無所不能。
因此,若想自我療癒、養身與養生,那每天花一點時間,認真照顧一下每一條經絡、每一個臟腑,確實是蠻重要的。
十二經絡,在十二時辰中有各自的循行時間,除了體現古人透過觀察,發現身體的循環與節律外,同時也顯示了,一天之中,每一個時間點都很重要。活在當下,除了是用心生活之外,也表示用心照養健康,時時刻刻都很重要。
跟經絡課老師的介紹來到了「腎經」,這條經絡接在膀胱經之後。
在中醫的看法中,「腎經」是協調陰陽能量的經絡。而腎陰與腎陽,則是全身陰陽的根本,所有的臟腑,都離不開腎陰、腎陽的供給,養護。而「腎」則是身體多個系統,與功能的統合,負責掌管許多部分。像是一個人的體質強弱、精力充沛、骨骼發育生長等。因此,如果人的腎氣充足,身體會比較健壯,整個人也會感到活力充足,動力滿滿。
此外,腎既然又稱為先天之本,所以它不只影響生長發育、生殖功能,同時也會調節水份的代謝及內分泌,維持體內的動態平衡。因此,我們的腎氣充足,不但體力好,同時頭髮烏黑發亮,筋骨也會比較堅韌。
接著我們來看看,腎經在身體中的巡行路線。
腎經循行從腳的小趾開始。經過足心和腳的內側,繞過腳踝內側,再沿著小腿與大腿的最內側,一直來到脊椎的最底部,然後進入體內和腎聯繫。接著,沿著腹部往上到內鎖骨。
另外,有一條支脈,從腎上行至肝後,通過橫膈膜到肺,上行經過喉嚨,到達舌根。支脈到了肺部,又分出一條小支脈,從肺出來,與心聯繫,與心包經相接。
從循行的路線看來,這條經絡不只是循行路線長,還透過分支,與不同臟腑聯繫。也因此,腎經是十二經絡中,與其他臟腑聯繫最多的一條,可以算是生命活動的「健康線」。一個人如果腎經暢通,氣血旺盛,便能保持健康長壽。
但是,如果腎經不通,或腎氣不足,也會影響到其他臟腑的運作,這樣的話,除了容易有慢性疲勞,免疫力下降,造成感冒拖很久或慢性發炎等症狀外,也可能會在全身沒力、腰腿容易痠痛無力、手腳冰冷、失眠、健忘,甚至是生理期不順等問題。如此一來,人也比較容易有骨質酥鬆、頭髮變白等衰老現象。就像韓愈所寫:「髮蒼蒼,視茫茫,齒牙動搖。」
我們要如何保養腎經呢?
多拍打腎經的循行路線,常吃黑色食物,像是栗子、黑豆等。尤其是在冬天,是養護腎經的季節。
《黃帝內經》強調,養生應順應四季與陰陽變化。所謂「春夏養陽」,意思是春天著重萬物新生,夏天注重大地成長;「秋冬養陰」即秋季開始收斂,冬天養護收藏。到了冬季,要注重保暖,別讓皮膚露出衣服之外,否則逆之則傷腎。所以,冬天養生要避免寒氣入體,穿著上要包得緊緊的,不要讓冬天的寒冷空氣侵入身體,不然容易造成腎氣會虧虛。
此外,《黃帝內經》也說: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。」意思是如果冬季不注意保暖,寒氣累積到初春時節,反而容易生病。因此整個冬天注重養腎,一方面也可以預防隔年春季的疾病。
此外,保養腎經,還可以時常按摩這些穴道。
第一個是「湧泉穴」,被視為第二「長壽穴」。
「湧泉」的意思是,腎經的氣血像泉水一樣,源源不絕地運送到每個臟腑。「湧泉穴」位在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。經常按壓「湧泉穴」,除了可以滋陰補腎、養護五臟,還能提升腎經氣血運行,使氣血充足。
第二個是「太溪穴」,這也是補腎的大穴。
「太溪穴」是腎經的「輸穴」和「原穴」。「輸穴」的意思,指的是「本經經氣匯聚之地」,因此可以提高腎的功能。而「原穴」則是「腎臟原氣居住的地方」,所以腎經的原力和動力都在起源自這裡。
正因為如此,「太溪穴」是腎經經氣最旺的穴位。想要滋陰補腎、修復先天之本,必須啟動腎經。如果要啟動腎經,可以從太溪穴著手。「太溪穴」的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後方,和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。
除個拍打腎經、按摩穴道之外,還可以試著「泡足浴」。將腳泡在溫熱的水中,可以幫助足部的血液循環,也是個不錯的方法。
常常疏通腎經,做做穴道按摩,讓腎氣充沛,人也比較不會感到疲累,還可以少長一些白頭髮,使氣色看起來光亮,同時腿部有力,維持日常的行動力,這樣一來人就顯得年輕。
想要健康、有品質的慢慢老去嗎?那麼,保持腎經的順暢是很有幫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