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17日
自從看完了「只要存在著就好」這本書之後,對於自己到據點的活動安排,又出現了不同的想法。
過去,我總是以高高在上的角度,認為自己是去「幫助」那些長者們。
現在我卻認為,在這些互動的過程中,他們的回應,讓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,而我的加入,則是為他們那看似毫無變化、停滯不動的時間,添入一些改變,使他們的生活,多了不同的存在感。在那段短短的活動過程中,我們彼此用不同的方式交流。正因為如此,當我進到據點中時,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,讓我輕鬆地「存在」於其中。
這就是「長照據點」的照護功能。
一開始,我懷揣著雄心壯志,希望透過自己的「教學」,讓長者們提升自己的能力。而現在,我放下那自以為是的教學者心態,用更為平等的態度,去與他們互動。我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「老師」,而是一個並肩同行的「陪伴者」,希望透過我那無厘頭的對話,在乍看下不變的生活,添加些許舒服、愉快。
據點長者們的年齡確實很大,能力也出現退化,實在無法提升,這些都是看得見的真實處境。但是,換一個角度來看,據點的照護的陪伴與功能,不就是要讓長者們可以愉快地存在嗎?如果是據點存在的意義是如此,那麼過於在意量化的評定,會讓這安穩的照護,失去了應有溫柔。
正因為如此,我也不再在意,自己準備的教材,是否可以做到,他們在活動的過程,能力有多少尺度的進步。我只在意我與他們的互動,是否讓彼此在那段時間中,都感受到輕鬆與喜悅,在我們之間流動。
這就是看完書之後,我的改變。
而且,我只是一週一次的活動,才可以如此大放厥詞。但我並不粗暴地認為,每天照顧這些長者的輔導員,必須要多有耐心、愛心或其什麼。畢竟,他們與長者們的互動,有很大的部分是我沒參與到的,還有就是每天的陪伴,本就會有心累的狀況。我們只是人,情緒與狀態天天不同,所以不能用一個單點的時間,去評斷輔導員的與長者們的互動。
所以,我就是帶著這些改變,再次出現在據點中。於是,我開始聽見長者們的抱怨,但也可以繼續支持他們,接住他們的叨叨唸。長者們叨唸歸叨念,但是他們都願意做的。
如果說,我的撒賴、狗腿、胡攪蠻纏,讓他們可以在那段時間中,愉快地存在;那麼他們的願意動手、願意抱怨、願意發問,就是讓我感受到成就感的存在。
正因為如此,我放下了非要做到什麼目標不可的想法,於是我們之間的互動,充滿了各種有趣的「內部的玩笑」。他們會與我話家常,說說自家的孫女在哪工作,做什麼工作;也會說說自己連假去哪裡旅行,看到了什麼,還會問問我,連假有沒有去玩,知不知道他們說的那些地方;還會邀請我跳舞,再看我跳開鬼叫,我不會啦!
這些聊天、玩笑、嬉鬧,淹沒了不會做,做不好,於是,結局依然是每一個長者順利完成,也願意讓我拍照,最後又忍不笑罵道:「不要再褒囉!我不吃這一套!」但他們總是口不對心,嘴巴上這樣說,臉上的笑容,與手中的動作,卻洩漏他們的心意。其實,這些甜如蜜的褒獎,可讓他們心情爽快的呢!
最後,到了我要say goodbye的時候,每一個長者還是會殷殷叮嚀,提醒著我騎車要小心,不要騎太快,然後用慈愛的眼光,看著我離開據點。
如果問我,那這每週一次的國字,他們認了多少?記得多少?會寫多少?
以前,我可能會覺得這很重要,一定要量化評量。但是,現在我一點都不在意了。
就如同「只要存在著就好」,這本書中描寫到的片段,在日照中心中,他們會打軟式棒球。帶領的人每次都用心叮嚀,什麼動作要改,什麼地方要注意。每一個參加的工作同仁與患者,都會認真地回應,用心地練習。但是,沒有人有進步,沒有人有改變,對話如常,程度不動,可是這就是他們共同「存在」的過程。這個過程,讓大家都交流了。
也許就是因為沒法看到量化評量的差異吧,所以很容易被認為,這些照護是個無效的浪費。但是,對於這些長者本身,對於他們的家人,據點的照護,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安適的存在,如果用績效來評定這些的話,就會讓這個存在崩解,而長者們將會失去心中的依靠。
書,讓我想通了,據點的實際活動,讓我明白了,「績效」很重要,可以是依據,但沒有績效的事,才是存在的本質。只有能夠安頓身心的存在可以穩固,績效才有機會在未來的某個魔法時刻嘎然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