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27日
平常做事的時候,大家講求效率嗎?
我會,而且我是目標效率導向,不喜歡拖延,而且在日常生活的規劃上,盡可能在同一個時間內,安排兩件事情。
請問,是趕著要去哪裡嗎?不拖延,還可以理解,在同一個時段,安排處理兩件事,是怎樣?有分身嗎?而且,這麼急,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?
沒有要去哪兒,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只是想著趕快把事情做完,就可以早早收工打烊回家,放空躺平耍廢而已。
這麼說也是有道理。但是,如何同一個時段,安排做兩件事情呢?一心二用喔?還是變出一個分身來?
也不是,就是善用工具而已。例如,洗衣服的時候,可以同時整理房間,還能順便用電鍋煮個湯什麼的;洗澡的時候,可以順便把菜放到水槽,開細小的流水清洗,這樣就可以同一個時間,做兩件事了呀!
喔喔!原來如此,您真的是時間規劃達人,一丁點點都不浪費。可是這麼善用時間,感覺上生活好緊張喔,有必要這樣嗎?
哈哈~有沒有必要,見仁見智,但是講求效率的我,覺得這樣的安排挺好。
只是,可是,但是,這種規劃只能用在處理自己的事,如果碰到了小孩,那就完全不在此列了。效率,在小孩的生活中,完全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。
哎呦!踢到鐵板了,説説,是誰這麼不要命了,竟能夠讓你放下效率,慢慢做事?
哈哈~還能有誰,當然是大師兄囉!
最近,因為自己的英文「突飛猛進」,哈哈!所以也會陪著他,一起完成英文補習班的功課。
陪他做功課,其實是蠻輕鬆的一件事。因為,他已經被他的阿爸、阿母教得很好,作業一定要全部完成,如果偷懶不做,一定會有應承擔的後果。因此,在做功課這一方面,完全不會討價還價,一句話,做完就對了。
但是,平心而論,我現在比較有人性了,所以可以體諒他平常上課的辛苦。不像過去對待聖姑,只會高壓,只會苛責,只會發火。
正因為越來越有人性了,因此每每到了星期六,大師兄要做英文作業時,如果有疲憊、無力的狀態出現,已經少會苛責,只能想一些辦法,希望可以激勵他,早點把作業做完。
不過,最近想法出現改變了。
前幾週,在自己躺平了幾天之後,對於這樣的狀態,有了不同於以往的發現後,現在面對自己的無力,或者他人的無力,不管是態度上,或者想法上,都不一樣了。
前幾週,當自己無力地躺在床上時,曾經回想過,在過去好像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有強烈的無力感出現。具體出現的頻率,早已記不清楚。但是,還有印象的是,應該是要搬去五股的前一年開始,這樣的頻率才開始慢慢下降。
那一年,帶了體育班,是全新的經驗,工作很忙,身體很疲憊。雖然如此,但是工作情況與過去大不相同,與人的互動也變多了不少,所以心是滿足的。
之後,搬到五股,有了小米和周圍朋友的關心。雖然,每天的工作還是沈重的,但是後來發現,從那一年開始,即便假日很累,依舊可以固定一段時間打掃。至於,不想洗澡這件事,也有明顯減少了。
回想起來,想躺平的原因,不是因為太累,也不是太廢,反而是因為自己太認真了,而這個認真的自己,只是希望被看見,被照顧而已。
近幾年,還是有躺平無力的狀況發生,可是次數明顯變少。但是,這一次的躺平,更深入地發現到,想要被照顧、被看見的那個自己,真正需要的,其實不是要被別人照顧,而是被自己接受。
而過去,只要有這種的躺平情形發生,自己面對的態度,要不就是自責,要不就是用各種方式自我激勵,希望可以奮起。但是,效果都不好。直到這一次,真正靜下來,和那個躺平的內在靠近,我才發現,是因為自己的努力,沒達到預期的目標,所以感到沮喪、害怕。所以,失去了繼續下去的力量。
因此,那幾天,常常對自己說,沒關係,這樣也很好;沒關係,已經盡力了;沒關係,躺著就好。不逼著自己一定要趕快做些什麼,也不逼著自己一定要積極奮發,只是接受自己躺著而已。
在可以如此面對這樣軟弱、無力的自己後,我發現看見別人的無力、沒有動力,心中才開始有真正的同理。因為,在我沒有看見的地方,他一定有我不知道的努力,一切都不要太快下定論,等著,等他可以說,可以做時再說。
從躺平那幾天開始,我每天都會對身體「晨昏定省」。每天晚上睡前,躺在床上時,我都會輕輕地告訴「他」,這一天辛苦了;每天早上醒來,還沒睜開眼睛前,我也會溫柔地對「他」說,今天麻煩你了。並且溫柔地對待身體,不管感覺到哪裡痛、哪裡癢、哪裡不適,我都會在心中,告訴身體,謝謝你,辛苦了。
現在的你,感覺無力、疲憊、茫然,只想躺平嗎?沒關係,就躺下來,然後和那個很無力的自己靠近,並且輕輕地告訴「他」,自己看見了,這麼疲累,先好好休息。接受自己的所有感受,不著急,只要靜靜的待著,這些感受會慢慢地開始流動。這時候,才會浮現,躺平的背後,到底藏了什麼,等待我們看見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