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書寫,之於我……】

2023年8月16日

      最近這幾年來,幾乎每天都會寫點日記,也幾乎每天都會打些文字。每天,對!就是每天。為什麼是每天呢?

Photo by Andrew Neel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一開始,執著於「每天一定要做」。因為,在「每天一定要做」這個意念中,所隱藏的底層信念是,如果停下來沒做,就是不夠堅定,表示決心不夠,如此一來,將會得到一事無成的結果。

      直到有一天,突然開始清楚、堅定、溫柔地告訴自己,沒關係,既然覺得累了,去休息吧!這個信念,開始慢慢出現鬆動。有時候,真的無字可打,也無話可寫時,便輕鬆、坦然地輕鬆蓋上桌上的電腦、放下手中的筆,讓自己自由,讓事情自由,讓腦袋自由。不論是去睡覺、休息、玩耍,或者做其他的事情,都不會因此感到猶疑、懷疑、焦慮。

      但是,這個信念的鬆動,並沒有讓我因此而停滯。反而有一種既然把杯子裡空了,沒水了,那就再重新倒入新鮮的水吧!此時杯子又是有水的狀態了。不過,杯子沒有水,也很不錯,因為這給了可以將杯子洗乾淨的機會。用乾淨的水杯,裝著來自不同地方的水。新的水源,讓杯子裡的水,有了不一樣的味道。

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為什麼會有「每天一定要做」的信念呢?

      因為,長久以來,總認為紀律非常的重要。有紀律的生活,有紀律的規範,有紀律的行動,才能有所成就。「每天一定要做」這個底層信念,就是維持紀律的力量。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

      其實,這個信念並沒有帶來喜悅,反而處處限制。因為,強烈的控制意圖,讓生活像機器產線一樣,每一個動作,都有固定的標準,不能有絲毫地馬虎,否則生活就會出現瑕疵。這樣做看似用心仔細,但是卻不是心甘情願,而是怨聲載道。

      但是,既然這個信念,並沒有讓自己輕鬆、自在,那為何要堅持呢?到底,在這個底層信念的背後,又是什麼呢?難道,真的只是因為這樣才能成功嗎?

      不是,這個底層信念的背後,不是因為可以成功,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價值,如果無法證明自己有價值,就再也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。沒有存在的意義,是一種恐懼,沒有安全感的恐懼,無所棲身的恐懼。嗯!所以「每天一定要做」的背後,不是因為想要成功,而是因為恐懼。

      這是信念逐漸鬆動之後,露出的一點點小小縫隙,才看到的一些端倪。也是有了這個過程,逐漸明白書寫之於我的意義,不是為了想讓世界看見,只是要自己能更清晰地發現,那些被隱藏起來的秘密。順便看看,鬆動後所帶來的改變,與改變之後發展出來的創造。

      改變或許會造成崩塌,或許會感到心慌,或許會異常委屈或憤怒,但是接受了這所有的一切之後,卻轉變成為一股不同的力量,是真正自律的力量,也是勇敢承擔自由的力量。

      不是掙扎著要如何才能得到自由,而是確定願意承擔什麼。先願意承擔,再談自由。於是,每一件事,每一個動作,每一個決定,都是自己的選擇,沒有身不由己。不管做什麼,或不做什麼,都是心甘情願,與他人無尤。

      於是,信念改變了,不是「每天一定要做」,而是「帶著喜悅去做」。不再急於證明自己的價值,只有做的時候開心,做了之後喜悅,如此單純而已。

Photo by jasmin chew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單純的動機,讓握在手中的筆可以輕鬆的拿起,也可以自在地放下;讓電腦的開關可以規律的開啟,也可以自由地闔上。現在的自律,不是僵化,也沒有控制,更不會焦慮。而是在規律中,帶著軟Q軟Q的彈性。

      為什麼要表達這些呢?

      因為,從開始規律產出文字,固定動筆記錄開始,沒有認真想過,「書寫」之於我的意義,只是一直不斷地做。一開始,在意文筆如何,文章如何,讀者又如何,但是現在這些,變得沒那麽重要。現在,只在意做了這些之後,自己是否回到真實,內心是否歸於平靜,如果都做到了,那麼書寫的目的也就算是達到了。

      為何要來這一大串,嘮嘮叨叨看起來沒啥邏輯的話?沒什麼特別的原因,只是單純想要把改變所帶來的混亂,梳理出清晰的條理脈絡來而已。

      因此,筆依舊拿在手中,電腦還是擺在眼前,每天依舊要叨念兩句,日記本裡仍然雜亂沒邏輯。書寫,沒有讓生活的大小事消失無影,卻讓我用更為平等、平靜的態度處理。達到這些目的,就可以有足夠的動力,讓我繼續廢話下去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angelifesolution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hangelifesolution/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Related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