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4月18日
談過了如何透過「八正道」,調整面對生命的態度,又如何應對到實際生活之後。接下來,要來談談爲什麼「八正道」,可以幫助我們跳開煩惱,從雜思雜想中終解放。
八正道的第七個,是「正念」。
正念,是解脫的必要「工具」。利用正念的覺知,可以幫助人從煩惱、輪迴中,解脫釋放出來。
什麼是「輪迴」?
這里提到的輪迴,與宗教中提到的生死輪迴,其實沒有太多的關聯。
教授將輪迴解釋為「勒索」。就像有條繩子,把一個人綁住後,這個人的身體就動彈不得,行動無法自由。如果,情緒也被綁住,不能順暢流動的話,這樣的狀況,就可以看成是煩惱輪迴的狀態。
輪迴,除了可以說,是一種綁住的狀態之外,也看成是圓圈或者說是迴路。
如果是圓圈或迴路的話,就表示同樣的事情,會不斷地重複,一而再,再而三地回到原點。如果,相同的煩惱一再出現,表示說我們會將這些煩惱不斷反芻,就像牛一樣,會將胃裡還沒消化的食物,不斷吐出來反芻。這種不斷被煩惱拉扯,被內在的心思不斷影響,造成相同情境、或相同事件一再出現的狀況,這就叫做輪迴。
例如,我們會發現,有的人在戀愛的時候,身邊的伴侶一直換。身邊的朋友會發現,但是不管換到第幾任,他身邊的伴侶都會有一樣的特質,可能長相神似,可能個性相同,或者是排行都一樣。這就是,他在戀愛關係上,遇到的輪迴了。
正念為什麼能成為解脫的工具呢?
老師說,正念就像一把刀,可以是一把能將繩索剪斷的剪刀,也可以想成是一把將東西解構的手術刀。當剪刀將綑綁的繩索剪斷之後,繩索與物體之間,就再無牽扯。因此,當我們用剪刀,將綁住我們的煩惱之繩剪斷後,煩惱從自動脫落,我們也因此能得到自由。
為什麼正念可以有這樣的能力呢?
讓我們好好看一下日常的生活。生活中,我們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思考。這些思緒之所以出現,許多都是受到刺激與反應的作用,一個刺激,一個反應。換個角度看,反應之所以出現,受到了刺激的牽制。別人的一個眼神、一句話、一個表情,都會讓我們的心,碎語呢喃許久,也會天馬行空想很多,像是:對方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不滿,或者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令他不高興的事……諸如此類,實在無法一一贅述。
前面的刺激一旦被後面的反應制約,變成了慣性的活動後,我們的心思,基本上就被勒索了。這樣的勒索,生活中經常可見,像是道德勒索、情緒勒索、感情勒索,甚至是內心的自我勒索。當每天的生活充斥著,刺激與反應一來一往,一往一來,就會陷入煩惱迴路中,無法為自己找出一條無憂的活路來。
「正念」,有個基本的方法,保持覺知,不對任何看到、聽到、想到的對象,做過度的價值評判。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,覺知當下觀察的對象時,腦補的能力會減低。如此一來,就能保持一定的距離,來看著所看,看著所想,以及聽著所聽。於是,當下便可以暫時不受刺激對象的牽制,進而跳離原本的回圈。
只不過,這些綁住我們的對象,表面上看起來,像是在外在的世界。可是,更真實的來看,真正綁住自己的,是在我們的內在世界。
例如,那些白天讓我們感到難過、受傷、沮喪的人事物,雖然身體都離開了,但是,夜深人靜時,我們卻還被這些記憶,或對象牽制,搞得自己輾轉反側,無法成眠。
所以才說,真正的牽制,其實是我們的內心,不是其他。
此外,正念也要能覺知,當下的身心狀態,觀察自己,是否陷入思緒被勒索、綁架的反芻過程。是不是正一而再,再而三,將這些沒消化的記憶,不斷拿出來反覆咀嚼,讓內心戲不斷上演重播的片段。
另一方面,正念也是一種學習與自己相處的方法。感謝那些曾經在生命中出現過的人、事、物。平心而論,世上沒有任何人,有任何的責任或義務要對其他人好。因此,對於那些曾經參與我們的生活,也對我們好過的人,發自內心,由衷地感謝他們。因為,他們真的可以不用對我們那麼好,但是他們卻願意如此善待我們。
即使,他們有時候也會受到自己的煩惱勒索,以至於表現出來的行為或語言,看起來不那麼友善。如果我們看到了,可以明白,他們正受到這些苦的逼迫,而能夠升起憐憫的心,同理他們的狀態,我們也可以用不同於過去的方式,回應他們。
所以當我們談到正念時,不只要對當下自我的身體感受、心念,還有經驗對象,保持清楚的覺察。在覺察的過程中,也要了解自己到底被什麼綁住。要離開綁架勒索、輪迴的迴圈最好的方法,就是在覺知中,不做預設與評判。
其實就是一種無條件的態度。
當我們可以用無所求、無條件地對待他人時,彼此間的自由,也會在這過程中,表現出來。我們就能接受,他人的選擇,也能接受,人我的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