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接受黑與白間的那一片灰】

2023年7月20日

      曾有過這種徬徨嗎?究竟什麼才適合我?

      什麼樣的人,是適合我的伴侶?什麼工作,是適合我的工作?哪家公司,是適合我的公司?什麼才是適合我的生活方式?

      這些問題,我天天都在會問一問自己,雖說已經一小把歲數了,心中還是繼續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。

      你是對生活有多麽不滿意?不然怎麼常常問這些問題。

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哈哈~對於生活,沒有不滿意,也不覺得已經很完滿,只是保持著安之若素的態度,認真地做著每一件事,用心地對待每一個人,敏銳地覺察每一個意念。所有的一切,不是用好或壞做分別,是現在的態度。

      但是,自己的狀態天天在改變,昨天如此,今天這樣,因此昨天的適合,並一定是今天的合適呀!不是嗎?所以,時常問問這些問題,為的是不讓自己落入生活中的窠臼中。

      等等!你不累嗎?天天都有這麼多問題?你的腦袋沒有停下過嗎?

      哈哈~這個問題,我的室友雯雯,同學吸吸都曾經問過,腦袋的思考有停過嗎?

      基本上呢,這個問題沒什麼好問的呀,因為每一個人的腦袋,從來都沒有停過,不然那些有的沒的,雜七雜八的胡思亂想從哪來?只是,我不讓念頭到處衝,而是主動叫住它們,問一下它們的出現,到底想表達什麼而已。

      這是什麼意思?用人話說。

      喔喔!意思就是,思考當然沒有停下過呀,除非我去天堂當仙女了。不然,腦袋的思考是不會停下來的。

      呵呵!你怎麼那麼確定自己會上天堂,還一定是當仙女呀?

Photo by Stefan Stefancik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當然啦!我收集了很多好人卡耶,又這麼仙氣飄飄,在天堂當仙女最適合我呀!哈~

      吼!真的又夠不要臉。好啦,言歸正傳。那你找到了答案了嗎?什麼適合你?

      記得去年看過這部電影「世界上最爛的人」,這是一部丹麥電影。女主角從大學開始,就不斷轉換自己的方向,從醫學院到心理系,後來又去學攝影,一直不斷在找,自己喜歡做的事。

      不只學業如此,關係也是,從這個伴侶到另一個伴侶,一個換過一個,想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伴侶。與每一個伴侶剛開始交往時,都是轟轟烈烈,深愛不已。只是,到了最後每個伴侶都不再令自己滿意,於是毫不猶疑,斷然離去。

      女主角一直向外探索,自己適合什麼?外在的人事物,有哪些值得自己耗費一生追求?可惜的是,她一直找不到,所以才會不斷地換過來,又換過去,換來換去的結果,只是讓自己感到一事無成,而成為「世界上最爛的人」。

      向外探索不好嗎?難道遇到不喜歡的,就一定要將就下去,完全不能改嗎?

      不是啦!向外探索很好,一個願意向外探索的人,才有跨出舒適圈的勇氣與力量。只不過,探索的過程中,一定會遇到不喜歡的地方、困擾的問題、難跨過的坎。如果,每一次,只要一遇到這些,第一個決定就是換,從未想想背後的原因,那就不是探索,而是逃避了。

      不過,這也無可厚非,因為以前我也是這樣的。碰到不喜歡的,一定是做外部歸因。工作不喜歡,環境不適合,上司沒擔當,同事有問題。以為問題一定是外界造成,解答一定要從外在改變。

      所以,花了好多的力量,向外探究。說穿了就是不斷地批判與抱怨,卻還自以為,自己是一個擁有崇高理想的青年,其實本質上只是一枚「憤青」而已。      

      把力量向外放出去,毫不猶疑地丟向世界,世界接住後,會原封不動地將這些力量送還回來。於是,丟出去的不平有多用力,回來的力量就有多大。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等的,一分一毫都不會差。

Photo by Hebert Santos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以前體力好的時候,可能可以接得住這些反作用力,年歲漸長,開始發現體力衰退,漸漸出現接不住的趨勢了。而且,更現實的是,有些反作用力不是立刻回到自己身上,而是過了不知道多久,繞地球多少圈之後,打回到自己身上,這時候會接得特別辛苦。

      這就是「現世報」啊!果然,不是不報,只是時候未到!嗚嗚~

      多幾次被打到趴在地上後,會開始有所覺悟,不能再繼續這樣喔,不然的話,人生會被打到一蹶不振喔!

      於是,力量收回來,像武俠小說中,習練武功一樣,修養內功,才是持盈保泰,可長可久之法。

      於是,注意力慢慢拉回,開始省思,為什麼面對某些人、事、物,自己會感到不滿。不滿的原因,一開始都是對錯之爭,是非之辯。但是,所有的對與錯,是與非,都是一種非黑即白絕對的兩極。以前看不到兩極之間,存有一大片的灰。這些灰本來就很難歸類,卻硬是要做分類,終於搞得很疲憊。

      現在,把力量收回,慢慢欣賞黑與白中間的灰。每一天,對於不同的灰,都有不同的感覺,有時候喜歡銀灰,有時候偏愛鐵灰。就是因為每天的喜愛都不太相同,所以才會對所謂的「適合」有不同的標準。

      現在每天對於所謂的「適合」,已沒有所謂固定或標準的答案,只是在順隨著每天狀態的不同,持續平靜地修習自己的內功,提升自己的功力。對於外在的灰階,接受就好,因為不同的灰,都有不同的氣質,都值得用心品味,細心觀賞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angelifesolution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hangelifesolution/

標籤: ,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Related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