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修煉自我的地方】

2023年7月11日

      這一年,因為唸書的關係,回家的次數變多,待在家裡的時間也變長,因此和家人的互動與接觸也多了許多。

      常有人說,「家」是修行的地方。以前,對這句話其實沒有太強烈的感受,但是這一年來,卻心有戚戚焉,深感認同。

Photo by August de Richelieu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家,確實是一個可以修煉自己,做好人際經營,提升心理素質,開拓心裡空間的地方。如果,能在這裡好好地修煉,那麼去到外面的世界,在面對很多事情時,比較有辦法用不同的方式處理。

      不過,這裡強調的重點是:「修煉自己」。

      意思是,所有的過程,注意力是放在自己的身上,而不是強力去改變家人,或要求家人的配合,甚至是與對方硬碰硬,非得爭出個你輸我贏的局面。當然所謂修煉自己,也不是一昧地委曲求全,只求付出,不求回報,不斷地犧牲奉獻。

      這些方式,都不算修煉自己,也不會讓自己與家人的關係,朝向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向改變。不斷地犧牲奉獻,是沒為自己設定界限,不在乎自己的需求;然而總是在硬碰硬,天天爆發世界大戰,則是心裡的空間不夠,無法接受不同的存在。反正,不管哪一種情形,最後都會使自己感到心累。

      修煉的過程中,會品嘗到內心酸甜苦辣鹹,各種味道,也會接收到家人喜怒哀樂,各種回應。這些味道、這些反應,一開始可能會因為口味太重,而感到無福消受;也可能像是接到燙手山芋,不知要如何處理比較好,是原封不動地吞進去好呢?還是整批不拆地丟回去適當呢?這時候,莎翁的經典名言來囉:「To be or not to be. That is a question.」好像,不管怎麼做,結果都不見得能盡如人意。

      怎麼看起來,你家不是「甜蜜的家庭」,而是「苦澀的家庭」呀?家人是對你很不好嗎?讓你過得如此痛苦嗎?

      喔!誤會囉!我家,既不是甜蜜的家庭,也不是苦澀的家庭,就是一個普通人家。

Photo by Artem Podrez on Pexels. com

普通人家的意思就是,一家人可以說說笑笑,必然也會出現吵吵鬧鬧,這很正常呀!再者,我們彼此之間,也不存在誰對誰不好,所以無所謂痛苦可言。

      況且,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本就是這樣,即便是家人,也要互相磨合,相互體諒,當然過程中,難免雙方爭吵、或者是意見不同。可是,這些狀況,放在任何一個家庭之中,不也是都會有?不然,何來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這種說法。

      雖說「家」,是從小長大的地方,但是卻不是完全沒有改變,反而是改變是一直不斷地出現。這些改變,會讓原本熟悉的家,變得不太一樣。但是,改變的也不是只有家,其實自己也有很多改變。因此,當彼此在長時間相處時,本來就會有摩擦出現。這些摩擦,沒什麼不好,反而從摩擦之中,可以更了解自己,也更認清自己的真實樣貌,最後找到與自己安穩相處的模式。

      呵呵~很奇怪吧!不是和家人相處嗎?怎麼看起來都沒有家人的存在呀?

      這一點都不奇怪。因為先要能和自己和平共存,才有能力與人和睦相處。

      在這段常常與家人互動的日子中,就發現到,其實關於自己還是有許多的誤解。

      原本,以為自己的人緣應該還不錯,也以為自己是一個善於獨處的人。但是,這一年下來,才發現這一切都是錯誤的偏見。

      首先,人緣還不錯,是因為一直與人保持著美麗的距離,有著朦朧美,才能不管看誰,都很覺得順眼。但是,當距離縮短,朦朧不再時,腦裡頭各種不同的批評,開始嗶嗶波波地跳出來。所有批評的內容全是別人錯,自己對;別人混蛋,自己好棒棒的驕傲。巧合的是,別人的感受應該也會一樣!因為,我一定做了許多讓對方想罵髒話的事。此時如果來玩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,應該會聽到家人對我有很多的抱怨。哈哈~

Photo by Amelie on Pexels. com

      其次,善於獨處,這也是個世紀大誤解。其實,獨處只是想要逃避,但是真的獨處時,卻一點都不安靜,反而感到煩亂不堪。那為什麼還選擇獨處呢?只是因為這麼做,會遇到的麻煩最少。只不過,選擇逃避的方式處理問題,問題依舊會不斷地上門來。總結最後的結論就是,家人在的時候煩,一個人的時候,也煩。

      會有這樣的結果,歸咎最大的原因,還是原因還是出在,太自以為是了。而會如此這般的自以為是,不是因為驕傲,而是因為自卑。

      這一年來,開始逐漸將焦點轉向自己,只關注一件事,我可以做到什麼,而不是別人應該為我做什麼,或配合我什麼。焦點的轉移,開始學習接受,自己就是不完美,會犯錯。犯錯時,少對自己說應該如何,而是說對自己說可以試試。

      當焦點轉向自己,別人的反應雖然重要,但是更重要的是,從內找到可以改變的力量,接受不同的空間。即便有時候,還是會不愉快,焦點依舊放在要如何自處。這很像是做減敏的治療,多接受幾次別人的不同,想控制的心就會慢慢鬆動。

      現在,還是常常會惹怒家人,常常會做些蠢事,讓他們翻白眼。但是,面對這麼容易犯錯的自己,心裡已經沒有那麼容易自責或憤怒了,有時候甚至還可以自我解嘲。

      「家」,是修煉的地方,也是安住的地方。如何讓修煉成為安住,唯一的解方在自己身上,不在家人身上,更不在外人身上。未來這一年,依然會繼續修煉,透過這個過程,讓自己更認清與瞭解自己,與如何安穩地自處,能夠做到這樣,才算是接受了真實的自己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hangelifesolution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hangelifesolution/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Related Po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