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3月26日
連續幾個學期,都選了中醫相關的課程。從食物的中醫藥膳,到身體的經絡學。這個學期,關注到心理與身體互動的中醫心理。這段時間的上課,讓自己的中醫的整體概念,可以從各個不同角度去認識。
中醫的架構,是從自然的變化,與身體的運作進入觀察、記錄。因此,環境對身體狀況的影響,是個相當重要的因素。在中醫的說法中,有所謂「六淫」,指的是: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六項。
這六個就是指環境的變化,對健康的影響,所以又稱作「外感六淫」或者「六邪」。
像是,最近一陣子,氣溫變化很大,有的同學反應說,這樣的天氣不像春天,比較像秋天。而在我的觀察中,這段時間或許驟然轉冷的時候,有點秋寒的感覺,但是空氣依然與秋天不同。秋天的空氣比較乾爽,因為空氣經過喉嚨的時候,感覺比較乾,與春天不同。春天的空氣中,含著的水氣較多,感覺比較濕潤一點。
古人說,乍暖還寒,春寒料峭,這些都是在形容,春天的氣溫雖然開始由冷開始轉暖,但是這個改變,也不是像條緩緩上升的直線,慢慢變化,而是會有陡然的轉變。而且變動的時候,還會帶給人一種比冬天還冷的感覺。
小時候,阿爸也說過,春天是一次冷,一次熱。這意思是說,每一次變冷之後,會變熱個幾天,在這個過程中,溫暖的時間越會越來越長。而且,每一次轉冷,氣溫下降的幅度,會慢慢縮小,最後也就無所謂冷了。
正因為季節轉換的模式是這樣,所以身體如果無法適應這瞬間的轉變,就容易生病。所以季節轉換,通常也是容易受寒感冒的時候。
外在的環境因素,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態,這我們都能理解。
在中醫中,除了「六淫」外,也提到了「七情」,這也是造成身體不適的來源。在《黃帝內經‧素問》中有提到:「喜怒傷氣,寒暑傷形。」環境會影響到身體,而情緒則會干擾氣的運行。
「七情」是指: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憂、恐、驚,這七種情緒。
這七種情緒,有六種被歸類在所謂的「負面情緒」,只有一種是正向的情緒。這與西方的心理學相同。如果我們打開英文字典,找出有關情緒的單字,多數的單字,都是在描寫負向情緒,形容正向的情緒單字,則佔少數。由此看來,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,對於負向的情緒分類,還是比較多的。
情緒是如何影響到「氣」的流動呢?
《黃帝內經‧素問‧舉痛篇》中是這樣寫的:「余知百病生於氣也。怒則氣上,喜則氣緩,悲則氣消,恐則氣下,寒則氣收,炅(ㄐㄩㄥˇ)則氣泄,驚則氣亂,勞則氣耗,思則氣結。」
好,我這個普通人,試著用自己的理解說說看,如有錯誤,可以勘誤喔。
大怒的時候,氣容易往上衝,所以生氣時會面紅耳赤;過度的開心時,氣容易渙散,很難收心;過度的恐懼,氣不會上行,手容易感到冰冷;寒冷的時候,則會毛孔緊縮,讓氣收起來;反過來炎熱的時候,毛孔張開,氣則會泄出去;受到驚嚇的時候,氣會亂,人也會心慌意亂;過勞的時候,氣消耗太多,會疲累不堪;想太多的時候,容易感到糾結,於是氣也就結團,不能順暢運行。
若是以我個人的觀察會發現:每當自己在破口大罵,停不下來的時候,除了臉紅脖子粗之外,還會有頭腦脹脹的感覺。遇到令自己很恐懼的事情時,雙腳會感到麻痺,瞬間有種腳沒力,無法站起來的感覺,這感覺難以形容,只覺得不舒服。至於過喜,讓我想好追劇過頭後的狀態,會有強烈的失落感,而且當需要專注做事時,也會出現不知該如何開始的茫然。
這些狀態,與書中所述,是蠻能吻合的。
於是,上了幾次的中醫心理學之後,自己慢慢發現,從中醫的角度看情緒,可以更好地覺察情緒對身體的變化,然而如果從西方心理學的方向前進,則會看到情緒背後的樣貌。兩者相配合,會更清楚地認識自己,不只認識了更內在,隱藏起來的自己,也認識了形體上的自己。
因此,兩個不同架構的心理學,都能有不同的幫助,這是目前上了中醫心裡後,自己的覺察與發現。
接下來,會有各種情緒的探討,很好奇,在上完課之後,自己有又可以哪些發現。嗯!正在期待中~